2月17日下午,南通市图书馆召开中层干部会议,贯彻落实2025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全体馆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中来。市图书馆班子成员及各部门主任参会。党总支书记、馆长季丰吉传达了王智局长在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要求全馆上下深入贯彻落实讲话要求,高效务实盘点全年工作,以全方位服务为基础,融合知识资源管理与传播,借助多元渠道和创新手段,推动终身学习、全民阅读、社会教育,助力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会上,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对标上级工作要求,对当前工作要点进行了梳理与讨论。
为全面推进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在图书馆工作中落地落实,市图书馆精心谋划2025年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拓思维提认知、变留量促增量,攻坚克难谋发展”为主题,全面部署年度重点工作和各业务部门发展方向,通过创新知识服务,全力赋能文旅新生态,打好“1236”组合拳。
一、“1”——落实“书记项目”,构建一核生态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贯彻落实2025年度机关融合党建“书记项目”,充分利用图书馆数据资源优势,为文旅项目提供兼具创新性与可行性的策划建议,实现智慧图书馆平台建设向文旅高质量发展倾斜,为系统各单位提供数据支撑。抓好“知识驿站”建设,谋求服务企业发展新路。
二、“2”——重塑机构功能,实现双轮驱动
(一)塑造文旅新热点,引进读者服务配套运营项目,开设手作工坊,优化展厅、阅览室等空间,打造网红打卡地;举办《寺街影像展》等展览,设计沉浸式场景,讲述文旅故事;开发文创衍生品,挖掘文化元素打造系列产品;孵化图书馆IP,发挥“小红书”“视频号”平台作用,通过短视频放大南通元素;做优“边走边读”品牌,推出“图书馆+景区”“图书馆+园区”等一日游套餐,提供专属讲解或阅读礼包;深化“通图夜校”,开展夜间延时服务;联动系统内单位,整合知识输出,实现流量与留量的转化。
(二)打造学术新高地,强化知识枢纽功能,策划“南通人著作展”,聚焦张謇研究、江海文化等地方特色,建设特色学术资源库;推进“南通古籍数据库(一期)”建设,联合公共图书馆联盟与专业机构,做好古籍保护与开发;搭建“统一检索”平台,整合权威学术数据库,提供免费文献检索;设立“学术孵化计划”助力青年学术成长,面向全市图书馆员开展学术研究指导与科研工具培训;与高校合作开设“静海讲堂学术公开课”,邀请学者围绕南通特色产业和文化主题分享成果;设立“知识驿站”,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产业政策、市场趋势等定制化决策咨询服务。
三、“3”——优化顶层设计,推进三维融合
(一)服务能级跃升。构建“党建引领+馆长室督导+党政办统筹”的闭环管理体系。馆长室负责统筹服务协调与监督检查,党政办公室致力于构建闭环管理,提升运转效率。
(二)专业矩阵优化。组建文献资源整理、智慧信息服务、历史文献活化三大知识枢纽。文献资源部负责精细文献整理,信息技术部开拓智慧阅读渠道,信息资源部提供决策咨询,历史文献部创新活化历史文献。
(三)文旅生态创新。打造“阅读推广+社会教育+文旅体验”三位一体服务体系。社会工作部深耕教育培训,借阅服务部拓展社会服务,传媒推广部强化品牌营销,少儿借阅部和少儿活动部分别推动全民阅读和创新少儿教育。
四、“6”——着力任务分解,开展六大行动
(一)融入发展大局。以打造“知识殿堂+文明地标+网红空间”文化综合体为目标,提升场馆形象;深化“图书馆+”文旅融合,打造长三角特色文化IP,整合“文旅南通”百家阅读地图,传播文旅信息。
(二)数字赋能转型。深化智慧图书馆建设,升级“读者生态系统5.0”,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建立百万级文献数据库,搭建智能检索与知识图谱系统,为文旅产业和科创企业提供数据支撑,数据使用及下载量不少于100万条(篇)。
(三)阅读空间再造。创新“阅读档案+兴趣模型”定制服务,传递南通故事;建设主题阅读空间矩阵,策划特色活动100场,服务人次突破100万,为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项目支撑。
(四)文献价值深挖。持续推进古籍及民国文献数据加工,不少于4万筒子叶,开通全市统一检索平台,利用数字人和虚拟展厅提升阅读体验;建立决策咨询智库,年产出4篇专题研究报告,输出文旅热度数据500篇,向微信机构用户输出数据1万条。
(五)少儿服务升级。以市少儿图书馆新馆开放为契机,依托“馆校家:未成年人伴读计划”,打造全国示范性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区域联盟;以“小小讲书人”等项目为抓手,设计“亲子研学+阅读体验+平台传播”服务模式,未成年人服务人次突破30万。
(六)学术品牌塑造。提档升级“静海讲堂”等服务品牌,联动本地高校、研究机构,提升知识传递效能;协同开展线上线下服务,积攒知识数据;以服务项目为支撑,举办高质量学术交流活动,年度文献利用率和用户注册量各提升5%。
南通市图书馆将深入研究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将信息与信号传递到每一名馆员心中,以创新知识服务为核心,通过精细管理、空间创新、服务升级和科技赋能,为文广旅系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