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文化遗产

南通非遗闪耀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

来源: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19-05-07 字体:[ ]

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3日至6日在扬州举办。在本届运博会系列活动之一的非遗展上,大运河沿线城市非遗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参观,大家在现场实景感受不同的民俗文化。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如皋丝毯织造技艺、南通红木雕刻、南通扎染技艺等非遗项目以及南通纺织文创产品受邀参展,丰富的展品令游客驻足观看,啧啧称赞。6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副省长王江等亲临非遗展馆参加活动。

微信图片_20190507171504.jpg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源于唐宋,盛于明清,图案形式多样,内涵底蕴丰富,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南通也因此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表示,制作蓝印花布的棉花、蓝草都长在河边,因此,运河文化成就了蓝印花布,蓝印花布也见证了运河的发展,两者密不可分。

一幅内容为“清明上河图”的如皋丝毯作品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据介绍,这幅丝毯版的《清明上河图》长达24米,宽度为1.1米,此次展览只展出了其中最精华的一部分。“运河文化和传统工艺一样,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两者的完美结合可以让运河文化和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微信图片_20190507171722.jpg

南通板鹞风筝的哨声则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纷纷拿着小风筝体验起来,恨不得立刻将风筝放飞到空中。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郭承毅表示,每到一处,南通的板鹞风筝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希望以本届运博会为平台,让更多外地市民了解南通板鹞风筝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190507171519.jpg

南通扎染五扇屏《春华秋实》以五扇红木屏风为载体,由21幅扎染花卉组合而成,集中了多种扎染技法,呈现的纹样和色彩风格多异。

微信图片_20190507171512.jpg

南通红木雕刻展区展示了多个红木雕刻小件作品,特别是八大山人雕刻小件引人关注。其作品灵感来源于八大山人,尝试将八大山人的平面作品立体化。既蕴含了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同时赋予了作品新的审美含义。

微信图片_20190507171451.jpg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葛锦坤一行也到现场和传承人们进行了交流。

此外,在各地的城市展馆中,南通馆内的嵌桃麻糕、脆饼、董糖等非遗美食也吸引着各地游客驻足品尝。文创产品区南通纺织产品、红木雕刻产品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融入了大运河元素的衣服,包、帽子等产品大热,被竞相购买。

中国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在25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贯通南北、联通古今的大运河,留下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五周年,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如约而至,6大类别、20个分项、50多个活动,以“融合创新共享”为主题,旨在将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打造成运河沿线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平台、文旅精品推广平台、美好生活共享平台,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标志性项目,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文旅融合品牌。

(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