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文化遗产

唐代国清寺遗址考古验收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如东召开

来源: 南通市文广新局 发布时间:2018-07-23 字体:[ ]

7月20日上午,唐代国清寺遗址考古验收及新闻发布会在如东召开。

在前期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去年10月开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通市文广新局和如东县文广新局共同委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所对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掘港唐代国清寺遗址进行核心区域的考古发掘。掘港国清寺由高僧行满建于唐元和年间。唐开成年间,日本高僧圆仁随第13批遣唐使西渡求法,来到掘港国清寺,住宿寺内半月有余。圆仁后来所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对掘港国清寺有详细记述。

QQ图片20180723090231.jpg

验收会上,项目负责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贺云翱教授介绍了遗址发掘收获。经过8个多月的工作,考古发掘证明国清寺遗址地表下有非常丰富的建筑遗存,基本弄清国清寺遗址的建筑布局。出土有瓷器、建筑构件、紫砂陶器、石雕、铜钱等文物。从陶瓷器标本观察,它们来自浙江、江西、安徽、河北、江苏等地不同窑口,主要有越窑、龙泉窑、湖田窑、吉州窑、景德镇窑、寿州窑、定窑、磁州窑、宜兴窑等产品。陶瓷器标本中可以修复的器型有碗、盏、盘、罐、香炉、砚台等;建筑构件有陶制瓦当、筒瓦、板瓦、滴水、脊兽、正吻、石柱础、砖等;石雕有石佛像及建筑构件;还出土少量陶塑佛像残件。

QQ图片20180723090205.jpg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扬州城遗址项目负责人汪勃研究员、扬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研究员、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张照根研究员、江苏省文物局吕春华研究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李春海副研究员组成的专家验收组认为国清寺遗址考古发掘遵循考古工作规程要求,并取得了重大收获。初步认定遗址发现的最下层土建筑台基遗迹是1200年前唐代晚期国清寺遗存,是中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建立友好关系的重要历史见证,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的重要见证地和遗产点,也是联系日本、东海、掘港(古串场河)、运盐河、大运河及扬州乃至长安等文化交流线路的重要节点。

如东国清寺唐代遗存与扬州东海线遗产点以及张家港黄泗浦海丝遗产点(鉴真东渡点)、上海青龙镇海丝遗产点(圆载归国点)、太仓樊村泾海丝遗产点等共同构成了江苏乃至中国海丝东海线遗产群及证据链。遗址的发掘对当今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海上丝路申遗体系建构、中日关系史考察等有着广泛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南通和如东当地政府下一步会加强遗址保护工作,制定遗址保护规划并建设遗址博物馆。

(文物处、如东县文广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