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挖掘南通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09 10:49 累计次数: 字体:[ ]

王鹤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挖掘南通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是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会影响不断扩大,逐步构建了挖掘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立体工作格局。

一、积极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开展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选工作,新增市级项目19项、扩展项目6项,新增市级非遗传承人84人,完善充实我市非遗名录体系。启动《江海记忆文丛2——传承》,记录我市国家级、省级以上传承人情况,为非遗保护提供宝贵的记录材料。实施抢救性保护,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对王振兴、王永昌两位年事已高的国家级传承人的数字性记录保护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组织乡土人才传统技能大赛,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乡土人才“三带”名人、能手、新秀评选工作,助力传统技艺人才的选拔培养。利用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设计主题宣传,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和演出等系列活动,增强社会各界非遗保护的意识,让全民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二、文物保护工作不断深入

今年4月3日,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南通市政府签署了海丝申遗城市联盟章程,标志着我市正式加入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行列。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内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修缮工作不断推进;如东国清寺遗址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产点获得有效保护和利用;大生第三纺织公司旧址、韩公馆等修缮工程获得国家文物局立项;以城南别业、濠阳小筑、美国长老会旧址等为代表的红色遗产和名人故居类保护项目获得省文物局立项修缮。南通市图书馆积极开展古籍普查工作,至2017年底共计完成普查16830条;开展《国宝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对古籍进行数字化全文制作,至2017年底共完成15870页;共计141部古籍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

三、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深入挖掘,全面梳理,实施南通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全面梳理南通历史文化资源,编纂《江海文化概论》、《胡逗洲民俗》、《沙地民俗》、《李方膺》、《江海食脉》、《南通盐业史话》、《墨史文丛》、《江海记忆丛书》、《南通文脉》、《南通文化遗产概论》等江海文化系列丛书,为推动我市文化建设高质量,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启动南通“乡村记忆影像志”工程,选取南通有代表性的十镇一街,记录其风土人情、社会百态,为乡土文化、传统文化留下较为全面的记录。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各具特色,形成了“一博”“沈绣”等文化品牌。与相关企业及院校共同研究成立旅游商品研发基地的工作也正在探索实施中。

今后,我们将联合市教育局,继续围绕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挖掘、利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按照上级要求配合做好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积极推荐技艺突出、传承贡献大、公认程度高的传承人,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开展第四批市级传承基地的申报评选工作,鼓励传承基地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出版《江海记忆文丛2——传承》,继续做好抢救性保护与非遗项目数字化记录工作,不断丰富我市非遗数据库。

二、继续推动文物保护工作迈向纵深。全面推动唐闸历史工业遗产、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加强与各申遗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规范海丝遗产的保护研究、展示利用、监测管理和宣传推广,实现海丝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持续发展,并推动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指导和帮助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修缮方案的编制,加快推进修缮工程。全面落实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基础工作。

三、继续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实施好南通“乡村记忆影像志”工程,使其成为留住乡愁、传播文化的载体。强化对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的政策扶持,支持文创产品研发和创新营销模式,丰富文创产品种类,不断壮大博物馆商店联盟,促进文创产品开发参与全市文化旅游工作。将旅游商品市场化与当前大众审美对接,将社会潮流、社会需求融入产品设计和开发中,找准市场定位,最大限度发掘我市传统文化的市场价值。

四、充分利用在通高校的优势,深入挖掘南通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一是指导高校有效结合教育实际以及时代特征来展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以及研究,并将优秀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与校园精神相关的领域,彰显南通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二是支持高校建设高素质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队伍,为其提供系统完善的制度保障,给予资金的支持以及激励。三是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和高校网络信息技术构建文化资源库,将搜集和挖掘到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及整理,使其充实到南通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库中,并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

南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8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