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好江海特色文化城市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08 16:54 累计次数: 字体:[ ]

黎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好江海特色文化城市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建设好江海特色文化城市建议》,对推动我市文化建设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设性的意见,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我市文化建设得到了发展和巩固,全市文化人才在理想信念、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思想素质方面总体较好,在数量、质量上均有所提升,但与建设“江海特色文化城市”对文化人才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随着省委、市委对文化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广大市民群众对文化需求期待越来越强,增强文化引领力、凝聚力和软实力,做好文化结合融合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关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我市文化人才建设主要做法和成效。

2017年,我市文化人才工作按照建设“三强两高一前列”文化强市的总体部署,实施文化人才提升工程、完善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努力加快建设政治过硬、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人才支撑。

一、实施文化人才提升工程,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一是大力培养高层次文化人才。以省“333工程”、“五个一批”人才、市“226工程”、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的选拔培养为抓手,大力举荐优秀人才。对已列入计划内的人才加大考核和扶持,有针对性地支持参与重点科研项目(课题),参加重要奖项的评比,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出版学术专著(作品集),举办专题展览、展演、作品研讨、进修深造、学习考察等。二是加强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实施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培养政策意见。积极参与市“江海英才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工作的组织力度,争取引进国内外文化领军型和创业创新型人才。三是加强文化人才培训工作。制定文化人才培训计划,建立健全分类培训、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文化人才教育培训机制。2017年共举办人才培训班5个班次,培训人次超过200人次;实施青蓝工程,举办2017年三省四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班暨技能比武活动,来自太原市、资阳市、内江市和南通市文化执法机构的执法骨干约80多人参加。探索文化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模式。

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优化文化人才发展环境。围绕人才成长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工作各项机制,整体推进文化人才队伍开发培育,放大增量、盘活存量,用好用活各类人才。一是强化文化人才交流机制。继续推动优秀年轻人才上挂、外挂、下挂锻炼,在锻炼中提升工作能力。推荐1名同志赴国家文物局挂职,1名同志赴上海浦东新区宣传部(文化影视局),1名同志赴开发区中兴街道挂职。二是健全文化人才绩效评估机制。不断完善文化人才绩效评估体系,统筹组织对本系统列入省“333工程”人才、“五个一批”人才、市“226工程”人才、“四个一批”人才等重点文化人才项目实施年度跟踪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高层次文化人才开展重点工作、参与重大活动、获评重要奖项等情况。三是完善文化人才使用机制。落实上级有关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鼓励和引导南通艺术剧院、更俗剧院等单位根据人才特点,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和人才租赁等灵活方式引进和使用人才。四是做好文化人才服务联系工作。积极对接市人才办、市委宣传部相关政策,做好对文化人才的服务联系工作,积极为人才排忧解难。帮助文化企业与南通高校进行文化人才合作。

(二)下步人才工作思路。

我们将深刻学习领会十九大提出的“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结合文广新系统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人才动态管理,突出人才队伍整体开发。对文化人才实施动态管理,做好人才调研,强化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急需岗位和急需人才的评估工作,完善高端人才、急需人才、专业人才分层分类管理体系,进一步发挥人才队伍的整体效能。在各类人才管理上,抓住关键环节,坚持高端引领,进一步抓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推动各类扶持文化人才引进的政策落地落实,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急需的人才抓紧抓实培养工作。二是抓好干部教育培养,营造青年干部成长平台。一是进一步抓实全员培训,继续通过与高校联合办班办学的方式开展系统内文化培训,支持文化干部参与各类专业培训、赴先进地区进行交流。二是按照“789青年干部培养计划实施办法要求,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训和培养,建立青年干部管理库,通过教育培训、比武练兵等方式锻炼青年干部队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有素的人才梯队。三是强化人才管理使用,进一步完善文化人才梯队。把管好用好现有人才作为抓好人才工作的基本保证,不断改进和完善对人才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激励作用,在绩效分配、干部提拔等方面向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倾斜,在系统内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强化人才梯队建设,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充实干部队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素质好、能力强、积极进取的 优秀年轻人才,把他们吸纳到后备干部队伍当中,安排到重要岗位进行重点培养,以备后用,形成人才的梯次发展。

二、关于文化融入城市建设。

今年我市文广新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对文化建设的要求,围绕省市文化建设部署,以建设江海特色文化强市为目标,以文化惠民为核心,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大力提高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水平,切实增强文化引领力、凝聚力和软实力,更高质量推进文化建设。针对您的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坚持文化惠民,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牢固确立文化民生理念,通过创新方式、丰富供给、提升服务,努力提升全体市民的文化获得感。一是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根据我市《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指标任务,确保2018年全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实用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会同相关单位、部门全力推进南通大剧院和美术馆建设,南通大剧院基础工程至正负零以上,南通美术馆项目主体结构封顶。继续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全市所有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中心)、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达标,确保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400平方米。完成“文化南通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整合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以及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等各类数字资源,开展线上线下“一站式”综合数字文化服务。指导推进各县(市)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丰富公共文化供给。紧紧围绕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强做优做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和农村延伸。开展好“公共文化服务展示月”“濠滨夏夜”“文化江海行”“静海讲坛”等主题活动。实施文化惠民“1+1”工程,全年送戏进乡村1000场,开展精品文化演出100场。继续开展免费艺术培训,全年培训人数不少于10万人次,重点向新市民倾斜。在全市范围内按季举办市民艺术节,策划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打造“永不落幕”的市民文化盛宴。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举办南通市小戏小品、曲艺大赛,为参加第十三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评奖活动选拔优秀节目。三是扎实推进书香南通建设。以创建书香城市为抓手,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丰富阅读品牌内涵,精心举办第十五届南通韬奋读书节、韬奋大讲堂、南通职工读书月、经典诵读、江海大讲堂等阅读品牌活动。完善阅读阵地建设,推动“韬奋书吧”提档升级,推进阅报栏(屏)和书报刊亭建设,在市区新设立30台数字图书借阅机。进一步构建阅读推广体系,完善阅读推广队伍,开展荐书活动。挖掘培育阅读资源,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阅读组织参与全民阅读,推进县市级全民阅读促进会普及。继续推动全民阅读“六进”工程,开展书香系列创建活动。将农家书屋建设纳入县区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延伸服务,推动提档升级。开展星级书屋创建活动。四是加强沪通文化交流。实施“文化引进行动、文化融入行动、文化合作行动、文化提升行动”,积极谋划在文化领域的对接服务。从文化产品生产、供给、配送等环节入手,努力让南通人享受与上海“同城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按照上海百姓需求输送南通优质文化资源。举办好上海优秀文化资源走进南通服务周活动,让通城百姓在家门口就能领略海派文化独特魅力。推动南通积极融入上海高层次、高水准文化交流平台,建设与海派文化互通交融、富有活力的江海特色文化强市。

二是坚持精品引领,打造更多有温度的艺术作品。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讲好“南通故事”,以优秀作品内聚力量、外树形象。一是重点推进舞台艺术精品创排交流。进一步修改、提升话剧《张謇》,组织赴北京参加第四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和赴上海等地巡演。组织创排话剧、越剧新剧目。积极开拓演出市场,做好《梦·江海》“一带一路”东南亚艺术文化交流展演。继续抓好《水墨同里》演出。做强基层院团,大力推动戏剧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培育新生代观众,培养观赏高雅艺术习惯。二是积极推动书画艺术出作品出影响。提升“中国美术南通现象”影响力,扩大研究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导向,创作一批在国内、省内有影响力的弘扬主流文化价值、彰显江海文化特色的高质量文艺作品。举办“南通籍书画名家系列展”“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作品展”等系列活动。举行“南通书画院、上海书画研究院作品交流展”,编辑出版《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建院40周年纪念文集》。完成《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文集》(第二辑)、《钱氏画谱参解》、《东皋印学》等专著的出版。三是加强艺术创作生产政策扶持引导。抓好《南通市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继续推动《南通市文艺人才培养资助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加大对舞台艺术精品、优秀书画作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资助、奖励与补贴。实施地方戏曲抢救性保护,大力支持设立通剧、山歌剧等地方戏曲传习研究所。加大剧本创作扶持力度。

南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8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