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活动

百岁老戏社 百姓新舞台——我市举办纪念伶工学社建社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来源: 公共服务处、 市文化馆 发布时间:2019-11-07 字体:[ ]

11月3日,在纪念中国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南通伶工学社建社100周年活动中,当年共襄这一文化盛举的张謇、欧阳予倩和梅兰芳“三巨头”的后人:张謇先生100岁的孙女张柔武、梅兰芳先生的曾孙梅玮、欧阳予倩先生的外孙欧阳维,相聚在复建的伶工学社舞台下,对百年前先贤的探索实践深深致敬,也对伶工学社的新百年发展建言献策。参加伶工学社建社100周年纪念活动的他们欣喜地发现,先辈们于整整100年前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在历经百年沧桑后,已成为南通市民热捧的公共文化品牌和戏剧爱好者向往的大舞台。

复建开放后的伶工学社由南通市文化馆负责运营,遵循“天天有展览、周周有演出、月月有讲坛、季季有名家、年年有比赛”的主旨开展活动,先后组织社会群团公益演出300多场,来自上海、浙江、南京、苏州、常州、无锡地区的200多支群众文艺团队参加演出,演员9000多人次,观众约13万人次,并多次承办省级、市级戏曲大赛。

当天举办的纪念伶工学社建社1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勾起人们对这座戏剧殿堂前世今生的回忆,引发对未来南通文化事业的畅想。来自国内各地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

欧阳维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张謇和欧阳予倩在南通的探索和实验,是前瞻性、先锋性的,引领了中国戏剧教育、剧场管理及地方社会文化艺术建设的方向,是企业家和艺术家相结合的重要范例,他们的实践,闪烁着艺术与智慧的光芒,拉开了戏剧改革的序幕,形成中国戏剧发展史中独特的文化现象。今天,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深入探索把经济能力转化为文化能力,实现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相对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台湾艺术大学戏剧学系主任、教授徐之卉认为,欧阳予倩的观点分为三点,分别是:主张旧剧必须改革;通过改革,旧剧可以发挥其特有的价值;以切实的步骤改革旧剧。总而言之,欧阳予倩的目的是培养一批有知识的演员,演他改良过的京剧。而如今,台湾艺术大学同样希望学生不仅要磨砺“技”,更要养成“艺”,因此,台湾艺术大学戏剧学系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专业科目,必修课中除了与戏剧相关的课程外,还有国文、英文、国际组织与形式、中国近代史、军训、体育等科目。“学校将教育‘技’‘艺’‘知识’并重,如果欧阳予倩看到,必定欣喜若狂!”徐之卉说,“因为欧阳予倩的戏剧教育观从南通的伶工学社开始形成并付诸实践,这是一笔留给南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张柔武老人对于伶工学社有着极深的情感,她希望伶工学社未来能够继续承担“学”的功能。令人欣慰的是,老人家的愿望其实早已部分实现,现在,市文化馆公益艺术培训班的京剧等专业的授课点便设在伶工学社,未来,伶工学社还会惠及一代又一代喜爱戏剧、喜爱中国传统艺术的年轻人。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系著名教授陈珂曾两次访问过伶工学社,对学社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戏迷庄重的仪式感倍加推崇。他说,南通因为有了百年伶工和百年更俗,就有了文化的高度,城市也变得更加灵动。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葛锦坤表示:“我们将在推动公共文化设施联动共享的过程中,坚持把伶工学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的重要试点,让伶工学社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