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南通市文广旅局在市行政中心召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通段)建设保护实施规划》专题研讨会,市文广旅局分管领导、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资规局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如皋、通州、崇川、海门、启东文旅局分管领导,省、市、高校专家参加会议。
会上,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赵倩从编制背景、资源禀赋、特征价值、空间体系、实施保障等方面汇报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通段)建设保护实施规划(初稿)》,市局相关处室和各地文旅部门结合自身实际作了交流发言。与会专家围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通段建设保护规划的编制发表了意见建议。
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王银银指出,规划编制可以以长江江豚这一生物为切入点,在现有条件下做好增量,建设江豚观测点和青少年科普馆,将长江生态环境的改善加以呈现。
南通大学张謇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张厚军指出,规划要加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通段的特色亮点;要抓住地理优势建设南通长江博物馆,做好江海论坛;要成系列打造张謇元素;要抓住南通教育和张謇企业家精神这个特色,加以融合利用。
民盟南通市委专职副主委、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赵明远指出,要搞清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通段建设总体上呈现什么形态,如何突出地域特色和特征,更有识别性地展示南通特色;南通长江文化如何展示、在公园如何承载,要有所研究和区分;规划中文化概念要再斟酌、逻辑关系要再梳理;要关注自然遗产和沿江产业。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研究员王朝园肯定了南通段规划是总归的延续,并指出,要解决总归和南通规划的衔接和落实问题,江河海元素在未来规划要有所体现;要将长江文化和江海文化、长寿文化等南通特色文化讲述好;要做好区域文明探源,将文化符号在固定区域展示;要将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展示带、寺街、西南营等南通特色在文化上体现;要以项目为抓手,做好非物质和物质文化遗产认定。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李洁指出,南通段规划延续总归,侧重实施,内容上要详略得当;规划要侧重于体现我们有什么文化、将来要传承什么文化。要把握长江生态、张謇民族工业、本市精神三个原则。
会议最后,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陈金元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资源梳理再细化。要进一步明确研究范围,体现美食、戏剧、语系等南通文化元素。二是空间体系再优化。处理好国家、省、市规划的关系,解决好能不能做、怎么做、谁来做的问题。三是实施保障再深化。要在如何从体制上组织推进作研究,确保“六大工程”落地落实。
据了解,自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来,南通市委、市政府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民生工程,将张謇近代民族工业文化遗存保护与传承项目,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样板区的主题展示区重点谋划和打造,同时在各县(市、区)谋划打造江海垦牧文化展示区建设工程、长江生态文化旅游园、洲际梦幻岛、长青沙旅游度假区等一批体现地域特色、支撑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文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