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基层文化站规范化建设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基层文化站是筑牢基层文化根基的服务阵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我局坚持把抓好基层文化站建设作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抓手,着力在强化阵地建设、丰富活动供给、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推动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高标准推进基层文化站建设。按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建标160-2012)》《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等,全面完善乡镇文化站设施功能,在2018年底实现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覆盖,且建成标准高于国家、省级标准。结合市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评选,以满足群众具体文化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意性改造,实现设施空间的美化、舒适化,推动基层文化站进一步提档升级。截至目前,近海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兴仁镇等基层文化站入选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二是高效能提升基层文化站服务。先后开展全市乡镇文化站专项治理工作、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十百千”示范工程以及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排查整治工作,持续强化基层文化站规范化建设,引导各地通过健全长效机制、创新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等手段,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升服务效能。同时,将文化站建设和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相结合,围绕标准化定制、专业化生产、均衡化配送、精细化服务、科学化考评、制度化保障的文化惠民要求,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为基层群众提供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不断丰富基层文化供给。一方面,积极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全民文化节”“文化江海行”等文化品牌活动,强化4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联动,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聚焦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依据“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原则,整合各类优质惠民资源,深入基层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定制式和预约服务,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接地气的各类文化活动送到基层群众面前,年均开展“送戏下乡”近2000场。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进一步强化基层文化站规范化建设,以阵地设施、服务供给、队伍建设等方面为着力点,不断推进农村文化高质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深化基层文化站阵地建设。深入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全面建立“上下联动、结构合理、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总分馆服务网络。持续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情况排查工作,以排查问题为导向,督促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升服务效能。结合即将开展的省级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效能提升。鼓励基层文化站积极参与“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评选活动,优化环境、提升品质,开辟美丽空间、拓展服务功能。
二是继续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继续开展好“全民文化节”“文化江海行”等品牌活动,做好市县联动、上下联动,推动优质活动在基层文化阵地火热开展。选拔优秀群众文化作品打磨提升,开展区域性群众文化作品展演,激发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指导各地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作用,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加大文化惠民工作力度,深入推进“菜单式”“订单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科学精准开展好巡展巡演、送戏下乡等流动服务。
三是继续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努力建设精干高效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夯实基层文化站工作基础。扶持群众文艺团队和乡土文化能人开展文化活动,加强对于群众文艺团队的管理、扶持,通过优秀团队的申报评比,带动更多文艺团队、文艺“带头人”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2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