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张謇相关历史文化建筑和文物保护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启秀别业作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张謇相关历史文物建筑的典型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张謇相关历史文化建筑和文物保护的建议”对全面推动我市张謇文物遗存保护利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加强张謇文物遗存保护利用工作。
经初步统计梳理,全市与张謇有关的文物遗存55处,其中,国保6处、省保11处、市保18处、县级及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0处。张謇相关遗存的保护修缮工作写进了《江苏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南通市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打造张謇文化品牌实施方案》,提出了以南通博物苑为原点,打造“1+3”张謇文化特色展示区的总体目标。相关张謇史迹保护取得一定成果,濠阳小筑、沈寿墓、女红传习所旧址、军山气象台旧址、张氏墓祠等文保单位已完成修缮保护工作。汤家巷、老工房、北市街等历史片区建筑经过修缮改造,建成汤家巷民宿休闲区、张謇家风家教展示馆、唐闸工房生活体验馆。大生纱厂(一期)、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旧址、张謇祖居等修缮保护工作正在实施中。张謇墓保护修缮设计方案已经通过省文物局审批,大生纱厂(仓库群、唐闸实业小学教学楼)修缮项目有望于近期获国家文物局修缮立项。
二、关于文物安全监管责任工作。
认真落实《江苏省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实施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公告公示挂牌率达80%以上。不断加强和改进文物安全监管模式,通过市文物安全与执法监控平台有效实现了对文物的日常监管和违法违规问题在线处理,全市范围内文物保护巡查员在岗人数超过300人,每年巡查3000余次。在全省率先试点文物安全检测与评估工作,目前已完成45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的安全检测与评估工作,相关成果转化正在持续开展当中。此外,如皋市还建成了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实验区,实现了对区域内文物资源的实时在线监控。
三、关于启秀别业保护工作。
由于年久失修,启秀别业墙面剥落,楼梯倾斜,破败不堪,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于近期采取修缮保护等干预措施。关于启秀别业文物本体东侧违建,崇川区城管局新城桥执法支队已于2020年4月依法进行立案查处,并于6月对违建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同时将其作为违建失信人员纳入联合惩戒机制。目前,在检察、城管、文物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辖区城管执法支队已与当事人就拆除违建问题基本达成一致,相关拆除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吸收您的建议,加强对启秀别业等张謇文物遗存的保护利用力度,积极推进本体修缮、违建拆除、周边环境整治和活化利用等工作。
一是做好文物保护宣传工作,提升全民文物保护意识。面向启秀别业等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广泛开展文物保护法律宣传工作,进一步创新普法教育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各类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组织开展学习。制作文物保护专题宣传片,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引导人人参与文物保护,努力构建文物保护大环境,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二是指导启秀别业管理使用人开展文物建筑保护工作。启秀别业是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相关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帮助;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我局将进一步与启秀别业相关管理使用人做好沟通交流,普及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指导其启动修缮保护工作。
三是加强部门合作提升执法水平,遏制违建增量。积极与检察、城管、自规等等部门开展联合专项检查行动,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违法建设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发现违法建(构)筑物,依法依规予以拆除,同时,严格“两线”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审批,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存量”,有效遏制新生违建“增量”。
四是全面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确保巡查工作全覆盖。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实现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挂牌工作全覆盖,试点“两线”及其管控要求公告公示制度和文物保护巡查员、“文物长制”。建立健全文物安全责任体系,制定出台文物巡查执法检查督查办法,实现文物安全全覆盖常态化巡查监管。夯实基层文物安全管理网络,依托市文物安全执法监控平台,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文物安全管理网络,形成巡查网格员库,规范日常巡查,压紧压实各级安全责任。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2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