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59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大文创产品研发扶持力度留住地方文化和城市发展印记建议的提案)
来源: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2-09-08 14:50 累计次数: 字体:[ ]

章水雄代表:

经研究,现对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文创产品研发扶持力度留住地方文化和城市发展印记的建议”答复如下:

文化创意产品(文创产品)是艺术衍生品的一种,它利用原生艺术品的符号意义、美学特征、人文精神、文化元素,通过设计者对原生艺术品的解读和重构、对文化的理解,将原生艺术品的文化元素与产品本身的创意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文化创意产品。南通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不断加大投入,文旅行业企业在文创产品开发上做了很多努力,一批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走向市场,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增添了游客旅游的趣味性。但是我市文创产品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文化名片仍然没有充分打造,缺乏形象、生动、具体、经典的能代表省会形象的符号化、大众化、特色化的文化创意产品,现有文创产品存在品质较差、缺少特色、生产雷同、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成为阻碍我市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

一是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多,开发应用少。近年来,我市市、县两级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纪念馆等文博单位对馆藏文化资源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一定的文化挖掘与整理,出版了一系列文化丛书,但大多停留在书本阶段,实际投入应用研究、市场开发、营销推广的品牌产品还相对较少。

二是市场主体作用单一,品牌意识不强。我市虽有上百家文化旅游商品生产厂家,但富有创意、具有研发实力、自主知识产权、文化创意品牌的企业只有10几家,而且规模效应、市场效应和文化效应并不突出;90%以上的旅游商品厂家没有与文化文物单位、高校科研团队、文化创意团队合作的经验和渠道,市场主体作用远未发挥。

三是文化创意产品体验性、互动性不足。现有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大都属于传统手工艺产品,其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基本浓缩于传统文化之中,其展示方式大都属于个体创作,游客体验、互动少,达不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四是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水平、质量不高。现有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用性与艺术性不统一,而且实用性不足、艺术性欠缺,无法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更没有针对中小学生、中老年人、青壮年、大学生以及各种职业、生活特点的目标人群进行差异化的研发与设计。

五是文化创意产品营销体系尚未完整构建。文化创意产品营销推广理念陈旧、方式单一、渠道狭窄,有的仅限于本地景点景区、文博场馆、高速服务区等场所,线上线下融合刚刚起步,网络营销缺乏品牌产品支撑,更谈不上品牌建设与保护以及实现其跨界融合。

为了增强市民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感,提升南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形象,彰显城市个性,强化我市对外交流城市形象宣传,充分彰显、挖掘、保护、宣传、推广南通作为独特江海文化优势形象,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域旅游发展筑魂注血,借鉴国内外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成功的理念,同时,结合您的有关建议,我们提出如下工作思路:

1.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具备条件的文化文物单位与高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形成互为支撑、合作研发、成果共享的联合研发机制,并以文化旅游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提升我市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如汽运集团、公交公司、轨交公司等与南通博物苑等文博单位可以联合推出文创产品,选取具有南通地域特色的文物或历史文化元素,制作成极具观赏性和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互联互通公交卡或地铁卡向市民公开发行,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通过这些创意将文化与历史传播给大众,让这些普通大众陌生的文物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既促进文化的传播,又方便人们的生活,寓教于乐,一举两得。

2.实施经营性企业试点工作。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选择5-10家重点企业进行试点,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与试点企业合作,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鼓励有意愿的社会企业入股文化企业。

3.落实完善支持政策。全面实施《南通市文旅行业繁荣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将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项目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范围,鼓励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和营销平台建设。完善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等方面的相关奖励政策,支持文化企业走向外部市场。建议按照一定比例逐年增长旅游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文化企业支持力度。

4.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和扶持力度。探索我市文化创意产品的跨域融合、跨界融合、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鼓励文化创意园区培育一批“双创”空间。建立政府与高校人才对接机制,鼓励我市文化文物单位和文化企业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探索文化文物、研发、非遗保护单位、非遗传承人和企业联合构建现代学徒制,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

5.加强文化创意品牌建设和保护。引导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设计企业提升品牌培育意识以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支持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建议把重视文化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培育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作为我市文创产品的重点发展方向。开发文创产品,应该利用我市丰富的非遗项目、历史名人、文化故事等资源,不断推出一系列亲民时尚的衍生文创产品,从产品的定位、创意、包装等方面形成独特的江海味道、吴越风情。

总之,加大文创产品研发力度,是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留住城市发展印记的有效之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在积极保护人文资源的同时,也要更加充分研究、开发、利用文化资源,让无形的历史记忆通过文创产品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成为一面面鼓舞人心的旗帜、一首首催人奋进的高歌。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2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