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活动

探索生物密码 点燃梦想之火

南通博物苑开展“蒲公英”科普课堂之《鸟蛋的秘密》科普研学活动

来源: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3-05-22 字体:[ ]

5月21日,“蒲公英”科普课堂之《鸟蛋的秘密》在修缮一新的博物苑农校楼研学教育基地开启了线下科普研学活动的第一讲堂课,朝晖小学五年级的52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紧紧围绕“秘密”这个关键词,以问题为导向,从学生最为熟悉的鸡蛋入手,深度解析鸟类的繁殖方式、受精蛋的产生、鸟蛋的孵化以及鸟蛋的颜色、形状与鸟蛋自我保护的关系等等,环环相扣、逐层递进,一层层剥开问题探寻真相。

活动中,我苑科普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PPT授课方式,运用鸟蛋结构剖面图和各种鸟蛋图片,深入浅出地讲解鸟蛋中蕴藏的各种秘密,一起探究鸟蛋的生物密码,点燃孩子们心中探索科学的火。在讲解“鸟蛋结构的秘密”时,用“别让蛋碎了”、“鸟蛋中的粮仓”、“在鸟蛋里呼吸”等形象生动、学生又特别容易接受的语言,介绍鸟蛋的结构为鸟类胚胎发育成鸟儿解决了许多成长的烦恼,并传授鸟类的分类方法和早成鸟、晚成鸟的区分等鸟类知识,极具知识性、趣味性。最后,我苑科普老师指导学生们用塑料鸟蛋模型、彩色超轻黏土和3D卡通贴画创意制作科普作品,这三种看似毫无关联的物品,在学生们的巧手制作下,成了一个个漂亮的彩蛋。整体活动,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切入点小,信息量大。

“蒲公英”科普课堂是南通博物苑充分发挥园林、自然标本藏品和科普展馆、专业科普队伍的资源优势,利用新建的研学教育基地,服务于未成年人和社会百姓的一项公益性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一方面利用博物苑官方公众号平台线上向公众推送我苑珍贵自然标本藏品和园林古树名木科普文章,另一方面立足于博物苑研学教育资源开展线下以“物”为切入点的科普教育实践活动,重点讲述与该物有关的知识背景和它的前世今生,将学与做、古代与现代、历史文化与自然科学进行了大交融,实现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与双向融合。

1授课.JPG

2手工指导 .JPG

创意制作5.JPG

创意制作6.JPG

合影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