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活动

风物趣闻 | 荷兰水利专家特莱克在南通的治水传奇

来源: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4-09-02 字体:[ ]

风物趣闻 | 荷兰水利专家特莱克在南通的治水传奇

文 | 半夏

南通濠河,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护城河之一,在这里,人文的精粹与自然的美景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向世人展示着南通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风情。

走进濠南路景区,碧波荡漾,绿树成荫,一尊外国青年的雕像矗立其间,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江城南通的一处重要文化地标,它跨越时空,讲述着一百多年前,近代南通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历史,展现出这座城市包容与进取的精神面貌。

东方的召唤

这位青年名叫亨利克·特莱克( Hendrik De Rijke),是一位来自荷兰的水利工程师。

荷兰是一个著名的滨海国家,全境地势低洼,不少土地甚至低于海平面,与海潮、洪水的长期抗争,使其水利技术举世闻名。特莱克的祖辈、父辈都是荷兰著名的水利专家,他们以精湛的水利技术,远赴多个国家治理水患,为民消灾。作为水利工程世家的一员,特莱克自小对水利工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源于对技术的热爱,更源自于对人类社会福祉的深切关怀。因此,特莱克虽然是西方人,却在东方度过了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

1891年,特莱克出生在日本,母亲玛丽,他的父亲约翰斯·特来克(Johan-nis De Rijke),又名奈格,当时受聘到日本治水,在长崎担任海岸工程师。

1906年,特莱克随父亲来到中国。奈格应上海工部局的聘请,担任浚浦局总工程师,主持治理黄浦江航道,保证现代蒸汽船舶的顺畅通行。在此期间,特莱克担任父亲的助手,每日相随左右,学习和钻研水利工程技术,他出色的才华和勤奋好学的态度,赢得了父亲的认可和赞誉。

1910 年,奈格主导的黄浦江工程完工,特莱克随父亲回到荷兰,就读于水利工程专门学校。他考察荷兰各地的水利工程,业务日渐长进,尤其擅长于河海工程。特莱克深受东方文化的吸引,更加坚定了用水利技术造福人类的信念,学业完成后重回上海,出任上海浚浦局工程师。

1916年3月,特莱克应张謇和南通保坍会的聘请来到南通。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特莱克将全部的热情与智慧倾注到南通的沿江保坍和沿海水利工程中,不仅赢得南通百姓的普遍尊敬和爱戴,也为后人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水利工程遗产。

1919年8月17日,特莱克赴遥望港闸工地巡视,不幸病逝。这位才华横溢的荷兰水利工程师,年仅29岁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精神和贡献却永远铭刻在南通人民的心中。

心血的结晶

南通是一座江城,长江在南通境内蜿蜒流淌,奔腾入海。清末,由于长江深泓北移,通州江岸出现大面积坍塌。尤其自天生港至狼五山的十多公里,单薄低矮的堤防千疮百孔,导致沿江许多村镇、大片农田坍没于江流,民众流离失所,生活陷入困境。1911年,南通城西距姚港江岸“鸟道仅五里”,这年夏天的一场洪灾,江水一直淹到了西门外,城市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张謇深知水患之烈,向政府求告无果,只得联络绅商等社会力量,于1911年4月成立“南通保坍会”进行自救。他曾考察过日本,了解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西方水利专家掌握着领先的科学技术,并在日本河海工程中成绩显著,便决意借助西方人才和技术治水救灾。他先后以私资邀请荷兰、瑞典、比利时及英、美等多国水利专家来通,共商沿江保坍方案,然而,受制于拮据的经费,方案再好却都难以实施。

1915年夏,保坍会采用全国水利局英籍工程师方维因提出的方法,在芦泾港砌石筑岸墙,才建起数十丈,便遭大潮冲毁,不得不考虑“专聘工程师驻会经营”。几年前,已任职上海的奈格也应邀来通测勘,提交过沉排筑楗的方案,此时他已去世,张謇向曾随父来通协助测勘,并且了解江流形势及坍削原因的特莱克发出了邀请。为安抚民心,当年的《通海新报》报道说,“已聘定荷兰人前来通测勘之奈格君公子,不日将订立契约矣。”

后来回顾特莱克初到南通时的情形,张謇说:“他来了以后,就把扬子江的江岸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天坚持测量河水的深度,从早到晚观察江水独特的秉性。这样工作了三个月,提出了一份工作方案。”

特莱克的方案得到大家认可,签订聘书的时候,张謇告诉他,这将是南通人民在没有任何政府资助下进行的一项大工程,没有足够的资金,因此在材料、人力和时间各方面,均须考虑经济有效。张謇说:“你将负责所有的水楗,它们都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特莱克坚定地回答:“行,没问题!”张謇说:“你还将负责监管海门、如皋等地的水利工程。”他的回答依然是“行,没问题!”

所谓水楗,是用石头垒成的堤坝,一头连着江堤,一头延伸到江中,如同一个“丁”字,因此俗称“丁字坝”。长江南通段比较特殊,长江的径流与黄海的潮流“潮汐往来,息息相关”,这里的江堤同时承受着江流与海潮的影响,特莱克因此认为,筑楗保堤,方能标本兼治。

他通过对上下游的实地勘察,将长江涨落潮流向、流速,峰潮时的风向、风力,暗沙的高低以及江岸坍塌形势等,作为规划设计水楗的依据,在冲刷最剧烈的地方修筑水楗,“分杀水势”。

特莱克亲自设计施工方案,将楗头构筑在距堤岸160至200米、低水线下6至8米的深处,“以竹篓沉石为基”,然后以芦柴绑扎成排,一层柴排、一层石块层叠而上,逐渐高出水面。他时常亲临现场指导施工,甚至盯住水楗与堤岸连接等施工细节,以防潮水洗涮抄了后路。特莱克设计建造的水楗,像乌龙一般扎根在潮流中,有效减缓了潮流对堤岸的危害,及时稳定了沿江坍势。

特莱克还在水楗的规划和布局上殚精竭虑,费尽了心思。经过反复测算,他找到了楗长与楗距之间最科学的比例关系,从天生港至姚港之间的水楗群,将楗距设计为楗长的四至五倍,特殊的地方设置双短丁坝,互相策应。特莱克的独到设计,不仅将奈格原拟筑楗24座的方案,精简至12座,大大节省工料,减少了投资,而且有效控制了每座水楗既不使江岸崩坍,又不让滩面淤浅,常年维持在一定的水深。

这组水楗群历经百年,大多至今还在发挥作用,护卫着堤防,为中远船厂、华能煤码头和姚港码头等沿江海港建设,提供了足以停靠万吨海轮的宝贵的深水岸线。

珍贵的遗产

对于城乡各地的水利工程,特莱克同样干得有声有色,留下了很多水利遗产。

南通地处长江冲积平原,由一个个自然沙洲逐渐相连成陆,地势低平,内有河道纵横,外接江海汪洋,这样的地理环境,极易遭受水灾的侵袭。此前,这里只有陆洪闸、盐仓闸、唐家闸等少数闸口,沿江港汊无闸可控,农田难以得到稳定的灌溉,每遇洪涝,城乡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都面临威胁。明、清两代五百多年,仅重大水灾就遭遇 66 次,平均每八、九年就有一次。

特莱克生命中的最后三年,勘测的足迹几乎遍及南通城乡,所规划、设计的水闸、涵洞,后来都顺利建成,他为南通构建的现代水利工程体系得到基本实现。

张謇曾亲自为特莱克设计的工程定名,凡在南通城以西的,都取“西流入江、泽被南通”之意,叫作“西被”;凡在南通城以东的,称作“东渐”,意为“东流入海”。

冠以“西被”的有三闸四涵,今天南通电视塔以南、跃龙路上的西被闸,是其中的西被一闸,于1925 年4月建成,闸上为桥,又称西被闸桥。它上接通扬运河,下游入江,引潮迅速,泄水通畅,当年受益的不仅限于南通城区,东至西亭、北至刘桥、西至唐闸,农田灌溉的区域很广。今天,西被闸的闸口功能虽已不再,但仍是濠河与长江联通的一个重要节点。

造闸建涵的同时,特莱克还制定了开河浚港的计划,畅通水路,充分发挥灌排作用。1917、1918年的两当中,南通先后疏浚了小洋港、裤子港、龙游港、遥望港、九圩港等 12 条河港,其中中3条入海、9条入江。

在沿海垦区,张謇依托现代水利技术,大力推动改土植棉。特莱克所规划、设计的水闸,南有蒿枝港闸、龙王庙挡浪堤,中有歇御港闸、北有遥望港闸,都是沿海排灌的重点水利工程,在挡潮排水,以及引水灌溉、引淡脱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蒿枝港闸位于今天启东市的中部沿海,是一座七孔水闸,当地百姓叫它“七门闸”。当初设计时,张謇陪同特莱克在海边实地查勘,选定闸址,回来后做成模型,反复研究定案。1921 年底建成后,昔日海水倒灌、庄稼失收的悲剧不再重演,受益的农田达数十万亩。

直至1997年,蒿枝港闸与沿海农村一起完成了翻天覆地的嬗变,新闸位于老闸外侧250米,虽然建筑形式也已大不一样,但泽被一方的根脉犹存,当地百姓仍旧称之为“七门闸”。

歇御港闸位于今天海门与通州两区的交界处,1918年,张謇筹集资金在歇御港建闸,特莱克根据流域面积和排水量,将它设计为三孔水闸。该闸使用到1970 年才外移重建,虽已改称“团结闸”,但“三门闸”依旧是当地百姓的集体记忆。

特莱克对水工建筑的杰出贡献,突出表现在结构设计上的独到之处。单孔水闸,他采用钢筋混凝土“U”形连体结构,整体性强,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低,特别适用于南通这样的软土地区。多孔水闸,他设计的闸孔中大、边小,闸底中低、边高,呈为弧形。这样的设计,中孔出流大、主流居中不紊乱,有效避免了河坡被冲刷。特莱克的精湛技术,在今天的水工设计中仍被时时借鉴。

遥望港闸是座九门大闸,位于今天通州区与如东县的交界处,该闸于1918 年开工建设,浩大的工程曾在苏北首屈一指,当地百姓都叫它“九门闸”。

1919年8月17日,特莱克赴遥望港九门闸工地巡视,时逢酷暑,骄阳似火,海滩上闷热难当,他在附近的水塘游泳时,不幸感染了霍乱病毒。特莱克的生命岌岌可危,尽管星夜兼程返通求医,但七八十公里的水运,终未赛过病魔的步伐,8月18日,小火轮行至他亲自设计督造的南通中公园桥旁(今南公园桥),特莱克溘然病逝。

遥望港闸于1919年秋季建成,运行至1974年,才外移6公里另建遥望港新闸。原址地段改建为大桥时,应当地百姓提出的要求,命名为“九门闸大桥”,以永远纪念特莱克为南通的水利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1921年3月,在特莱克葬礼的致词中,张謇深情地说:“对我来说,他不是我的雇员,更像是我的儿子!”特莱克的母亲答应了南通父老的请求,将他永远留在了南通,安息在风光旖旎的剑山脚下。

同时留在南通的,有特莱克水工设计的大量工程图纸,还有他所珍藏和阅读的中国水利古籍。这些书籍上,都盖着他特意置备的印章,“特莱克”三个殷红的汉字,饱含着对南通父老、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创研中心)